喷淋塔废水需根据其污染物类型(如酸碱、粉尘、有机污染物等),采用 “分类收集 + 分质处理” 的原则,通过物理、化学或生物方法去除污染物,最终达到排放标准或回用要求。
一、喷淋塔废水收集系统设计
喷淋塔废水收集的核心是避免废水跑冒滴漏,同时实现水质、水量的稳定调节,为后续处理奠定基础。
1.源头收集:在喷淋塔底部设置集水池,确保塔内废水完全汇入,同时在集水池入口处安装格栅,拦截废水中的大块杂质(如填料碎片、粗大粉尘),防止堵塞后续管道和设备。
2.输送系统:采用耐腐蚀管道(如 PVC、FRP 管)输送废水,避免酸碱废水对管道的腐蚀;管道坡度需合理(一般不小于 0.005),确保废水顺畅流动,无滞留死角。
3.调节池设置:收集后的废水需先进入调节池,通过搅拌或曝气实现水质均匀(如中和部分酸碱),同时调节水量,避免后续处理设备因水量波动而超负荷运行。调节池需做好防腐处理,并设置液位计,实时监控水量。
二、废水处理技术分类(按污染物类型)
喷淋塔废水的处理技术需根据核心污染物选择,常见类型及对应处理方法如下:
废水类型 | 核心污染物 | 主要处理技术 |
---|---|---|
酸碱类废水 | H⁺、OH⁻、盐类 | 中和法(加酸碱调节剂,如石灰、硫酸)+ 沉淀过滤 |
含尘(悬浮物)废水 | 粉尘、颗粒物 | 物理沉淀(斜管沉淀池)+ 过滤(石英砂滤料、袋式过滤) |
含有机污染物废水 | VOCs 降解产物、油类 | 化学氧化(如芬顿氧化、次氯酸钠氧化)+ 生化处理(如接触氧化池) |
含重金属废水 | 铬、镍、锌等重金属离子 | 化学沉淀(加硫化钠、氢氧化钙生成沉淀物)+ 螯合树脂吸附 |
三、喷淋塔废水通用处理流程(以常见 “酸碱 + 含尘” 废水为例)
1.预处理:废水经格栅去除大块杂质后,进入调节池匀质匀量,若 pH 偏差大(如 pH<6 或 pH>9),在调节池中加入中和剂(如纯碱、盐酸),将 pH 调节至 6-9 的中性范围。
2.主处理:中和后的废水进入沉淀池,投加絮凝剂(如 PAC)和助凝剂(如 PAM),使水中的细小悬浮物和胶体颗粒形成大絮体,通过重力沉淀实现固液分离,上清液进入后续过滤环节。
3.深度处理:沉淀池上清液经石英砂过滤器或活性炭过滤器,去除残留的细小悬浮物和微量有机物,确保出水水质稳定。
4.污泥处置:沉淀池产生的污泥需排入污泥浓缩池,经浓缩脱水(如板框压滤机)后,形成含水率低于 80% 的泥饼,若污泥无危险特性,可按一般固废处置;若含重金属等危险物质,需委托有资质单位处理。
四、喷淋塔废水处理关键注意事项
1.水质监测:在调节池出口、处理系统出口设置水质监测点,定期检测 pH、悬浮物(SS)、COD、重金属等指标,确保处理效果符合《污水综合排放标准》(GB 8978-1996)或地方更严格的排放标准。
2.药剂选择:根据喷淋塔废水性质选择适配药剂,如处理酸性废水时,优先用石灰(成本低),但需注意石灰渣产生量;处理精细化工类有机废水时,需先通过小试确定氧化药剂的投加量,避免药剂浪费或处理不彻底。
3.回用考虑:若喷淋塔废水经处理后水质达标,可考虑回用至喷淋塔(如除尘类废水),需在深度处理后增加反渗透(RO)或超滤(UF)系统,去除水中的盐类和微量杂质,避免长期回用导致喷淋塔内结垢。
留言、扫码加微信获取更多产品信息与报价